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头条 > 正文

清朝内阁学士(清朝大学士列表一览)

清朝内阁学士

清朝内阁学士(清朝大学士列表一览)

。时值各地运往京城的漕粮屡遭抢劫,奉命将湖南等地的漕粮押运至天津收贮。因担心贮米坏损,按旨将贮粮估价出售,将盈余银五千两交守道桑成鼎贮库,并将此事告知

等*捐纳银款824700余两之积案。自此,吏风一新,土苗畏威感德,竞相释怨言和,广西边地得以安定,受到雍正嘉奖。

受土司挑拨引起械斗,生产遭到破坏,他深入调查研究。从教育、诱导入手,平息了广西、*两省矿产之争,并严禁汉官、土司欺压苗民,只要发现督、府、司、道擅立名目,勒索财物,即严加惩处。南宁知府接受土司贿赂,被他革职,并通饬九府府丞。另有土龙州贪暴不悛者,也被革除职务。在此期间,还查核了康熙年间广西巡抚

,李维钧却匿而不报,而桑成鼎待李绂赴广西任时,又将原银解交广西。直到年羹尧进京,上疏李绂巧取此项银两,应予查惩。雍正经过调查,得知事情原委,亲书“奉国罄心”四字,予以奖励。

六十年(1721),担任会试副考官。出榜日,黄雾风霾,康熙帝说:“此榜或有乱臣贼子,否亦当有读书积学之士不得中式,怨气所致。”,命重查试卷,其中劣者取消殿试,又赐满洲举人

清朝大学士列表一览

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下令将原来的“四殿二阁”改为“三殿三阁”,按实际权力和地位排名依次为: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清朝入主中原后,效仿明制,将原来的内三院改为内阁,并设立内阁大学士之职。顺治十五年(1658年)规定,大学士以殿阁名入衔,分别为: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有人把清内阁渊源追溯到关外皇太极时代的文馆和内三院。文馆创于天聪三年(1629年),出任者都是当时稍有学问的儒生,主要从事翻译汉文典籍和记录国家政事,属于备“顾问”性质。

由文馆改为内三院,是皇太极适应改元称帝,实行体制的一个部分。三院的名目分为国史院、內秘书院和内弘文院。三院各置大学士(起初叫承政),掌领院事。

“夫宰相之名,自明洪武时也废而不设,其后置大学士,我朝亦相沿不改,然其职仅票拟承旨,非如古所谓秉钧执政之宰相也”

清代内阁大学士是几品

入关后,清廷的日常政务大大增加,于是内三院便承担了转呈一部分题奏本章的任务,不久又将翰林院并入内院,称内翰林国史院、内翰林秘书院和内翰林弘文院。

十三年(1748年),确定了大学士员额是满汉各二名,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至二名,学士满六、汉四,并重新调整殿阁兼衔,由原四殿(中和、保和、文华、武英)二阁(文渊、东阁),更改为保和、文华、武英三殿,文渊、体仁、东阁三阁。道光、咸丰以后,大学士的员规例,又趋向与松动。

顺治、康熙之际是满洲贵族大臣专权时期,“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后来,康熙又视南书房大臣为亲信,也夺去了内阁部分权力。到雍正建立军机处时,内阁实际上已经就是个摆设了。

在康熙年间,玄烨很重视衙门听政,议政,内阁的职权也发挥得比较充分,有的大学士便利用机会结*营私,先后被揭露出来的就有索额图、明珠、余国柱、徐乾学等人,所以清朝统治者特别注意防范。

尽管如此,在清代,内阁毕竟是具有“表率百官”的法定部门,能代皇帝草诏票拟,且得利用讨论折本的机会,与皇帝商议政事。这在当时就是很大的特权,弄的不好,难免会出现明代那样大学士擅权、弄权的局面。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