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我国启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按照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类适应地区,根据不同的城市气候风险、城市规模、城市功能等,将*省海口市、陕西省西咸新区、浙江省丽水市等28个地区列入试点名单。
从试点情况看,一些试点城市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办法中,纳入适应气候变化相关内容;一些试点城市完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一些试点城市建设完成气象防灾减灾智慧管理平台、天气监测预警业务平台。
根据试点要求,海口编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方案,不断提升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深度融入城市更新和改造中,全域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
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绿草如茵,荷花、美人蕉点缀岸边,郁郁葱葱的黄槿、椰子树等在海风中摇曳。不久前,五源河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近年来,海口市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创新保护修复模式,拯救性保护潭丰洋万亩湿地,推动*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塘还林还湿等,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海口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宋延巍介绍。
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离不开公众参与。“适应气候变化关系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安全。”郑艳建议,推进*机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社区、学校等不同主体的气候适应能力建设,加强针对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的科普宣传与志愿者行动。
郑艳表示,应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提升人居环境的适应性、宜居性。“比如,开展植树造林工程,建设城市森林、湿地公园等;在新城镇规划、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注重城市小区和绿地道路中的‘海绵设计’,改善城市小气候、提升舒适度。”
“以下路段可能发生积水,请路过市民注意”10月11日凌晨,*省海口市迎来大暴雨,市民提前收到城市内涝预警手机短信。早高峰到来前,交警已在易发生拥堵路口就位,水务部门在积水路段全力强排。当日11时15分,暴雨橙色预警转为暴雨红色预警,海口市各相关部门有序开展应急抢险工作,城市保持安全平稳运行。
试点建设启动以来,各试点城市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在普及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强化重点领域适应行动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并积累了有益经验,如制定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全过程。
鸟瞰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蜿蜒曲折的河道与农田交错相融,放眼望去犹如一幅精美的生态画卷。记者石中华摄
试点申报城市将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完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优化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气候韧性等重点任务,合理确定本地试点建设目标,进一步探索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路径和模式,有效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更好守护城市安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我国一贯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持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2017年,我国启动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探索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路径和模式。前不久,生态环境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一批工作基础好、预期示范带动作用强的试点城市,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我国是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国家之一,城市地区是气候变化的高风险地区。”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郑艳说,气候适应型城市可以理解为“气候韧性城市”。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就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采取趋利避害的有效适应行动,实现城市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不仅注重气象灾害应急和事后救灾保障,而且更加注重事前预防。”
“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任重道远。目前,部分城市没有制定专门的适应气候变化规划,多部门协作的适应决策机制还没有建立。必须结合城市实际、体现城市特色,突出‘一城一策’,稳步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郑艳说,“要把增强气候韧性作为一座城市的长期发展理念,把提升气候适应能力作为长期发展目标。”
走进位于*省海口市江东新区的*能源交易大厦,空中花园、中庭绿谷让人仿佛置身于热带丛林,高温天气下也能感受到凉爽舒适。“大厦设计搭配丰富的绿化植栽、透空的屋面以及东西南北四向户外观景平台,使自然空气循环流通,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微气候。”*省智慧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肖吟说。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表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以防范气候风险为目标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风险,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对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