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炼油企业主要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成品油,包括汽、柴、煤油,预计2025年成品油需求将达到峰值。2015~2021年柴油表观消费量已有下降趋势;汽油表观消费量有所增长,即将达到峰值,2020年受*影响消费量明显下降;煤油表观消费量明显增长,但2020和2021年受*影响消费量有所下降,见图1。
积极抢抓“油转化”“油转特”先机,大力推进化工高端化发展。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仪征化纤PTA、贵州能化PGA等补链延链项目加速推进;化工新材料项目加速布局实施;三大合成材料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提升,煤化工提质增效势头良好,催化剂、润滑油、燃料油等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炼化工程向中高端延伸成效明显。
年,中国乙烯产能为4168×104t,占全球总产能的18%,产量为3747×104t,当观消费量量达到5832×104t,自给率仅为64%。
年以来,中国石化加快炼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全力巩固优势产业主导地位,乙烯权益产能升至全球第二位。
预计至2025年,产能将超过7000×104t/a,基本满足国内需求。中国乙烯工业正在进入成熟期,下游主要有聚乙烯、环氧乙烷、苯乙烯、乙二醇、聚氯乙烯等。5种主要产品占乙烯总消费量约97%,其中聚乙烯是最大的消费领域,约占63.5%。2021年中国聚乙烯自给率为62%,仍需大量进口。未来发展趋势将由重工业向高端产业倾斜。
实际上,多家炼化企业都有往新能源材料市场扩张的布局,比如恒力石化主要集中在锂电隔膜领域,而东方盛弘、荣盛石化、万华化学往光伏POE胶膜延伸。其中,炼化下游的烯烃产品聚乙烯和聚丙烯正是锂电隔膜的主要原料,不过由于产品的性能要求高、工艺难度大,目前隔膜产能仍高度集中,2022年行业CR6占比近六成,这也带来极高的毛利率空间。
新增产能使中国化工产品同质化的情况更为严重。另外由于中国高端产品如高端聚烯烃、高性能合成橡胶、特种工程塑料等产品研发能力不足,并且国外高端技术的拥有者又限制技术*,高端产品仍需要大量进口。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扶持也冲击了成品油市场,造成汽柴油市场逐渐萎缩。预计未来随着中国环境资源的制约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对成品油的需求也将持续降低。
年,对二甲苯(PX)产能为3127×104t/a,约占全球总产能的18%。预计2025年产能将突破4500×104t/a,基本实现自给。
加快世界级炼化基地建设步伐。镇海基地一期全面投产、二期抓紧建设,天津南港乙烯项目全力推进,海峡两岸最大的石化合作项目——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投入商业运营,第三代芳烃技术首套工业装置——九江石化芳烃项目开车成功,显著提升我国芳烃生产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建成投产。
比如隔膜龙头恩捷股份,其毛利率高达近50%,对比之下目前大部分炼化产品的毛利率都不到30%,因此像恒力石化,2023年~2024年将有包括16亿平方米的锂电隔膜等项目推进,试图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除了简单规模扩张外,炼化企业的成长还包括延伸下游新材料的布局。众所周知,新材料技术门槛高、产品附加值大,因此往往也更容易摆脱PX、乙烯、MDI等初级化工品身上的周期属性。
不过就目前而言,卫星化学与万华化学是新材料转型步伐最快的两家。就2022年中报来看,卫星石化新材料业务创造的营收已达29亿元,占比15%,万华化学达到104亿元,占比11%;而像荣盛石化更多还是停留在规划阶段,如去年8月披露千亿规模的新材料扩产计划,计划2023年~2024年投建多个项目,建成后号称每年能贡献164亿元的净利润。
恒力石化表示,公司炼化板块在工艺技术、产业协同等方面优势突出,具有高品质、低成本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