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头条 > 正文

荡寇志和水浒传的区别(荡寇志是一本什么书)

荡寇志和水浒传的区别

荡寇志和水浒传的区别(荡寇志是一本什么书)

在他看来,《水浒传》有两位作者,施耐庵写了一半,罗贯中又写了一半,俩人合作完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通行版"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

俞万春对农民起义军有着无比刻骨的仇恨。对孙立、石秀等人惨死过程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俞万春的丑恶嘴脸。

在中国四大名著《水浒》的撰写、成书、修编、创改和续写的过程中,有三个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三个人就是施耐庵、金圣叹和余万春。

书的大致内容为陈希真、陈丽卿父女因受高衙内所迫,离开京城暂时栖身绿林,但不改忠君报国之心,出淤泥而不染,戴罪立功。与云天彪等朝廷正直将领一起,剿灭梁山,最终被朝廷所谅解,洗刷了失身为贼的耻辱。

尽管俞万春创作《荡寇志》的主观倾向很明显,民间尤其是学界对《荡寇志》的评价一直都很有争议。有人说它思想反动,有人说它技巧相当高明,甚至有人说“抑亦可以不朽矣”。这些都构成了《荡寇志》评价中的不协调现象。当然,对于《荡寇志》,我们且不可随心轻蔑一笑,给予它应有的关注和评价,才是明智的态度。

荡寇志是一本什么书

《荡寇志》为了压住关胜的气势,塑造了一个同样性格稳重、武艺高强、深通兵法的云天彪,打的关胜中锤受伤而死。

他主要生活的时期是太平天国爆发之前,清朝内忧外患,对于国家无力统治,导致了盗贼横行,民不聊生。而俞万春认为,正是因为像宋江等这些啸聚山林的土匪、强盗横行乡野,才加剧了民间生活的困苦。而正是因为《水浒传》这种“诲淫诲盗”小说的流行,才使得这些盗贼有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余万春是在金圣叹的71回《水浒》版本的基础上,又“狗尾续貂”地单独写了一部《水浒》续集,名叫《荡寇志》,把水泊梁山和梁山好汉全部干净利落地荡平消灭了。

金圣叹是在施耐庵的120回版本的基础上,大笔一挥,腰斩了《水浒》为71回版本,使很多人以为施耐庵的小说只写到“梁山好汉聚义”后就结束了。

《水浒传》的续作有很多,其中不乏经典之作,而《水浒传》的续书一般分为三类。一种是明末清初的文人陈忱,此人所著的《水浒后传》,情节便是金兵南下入侵,幸存的梁山好汉在李俊的带领下,重新聚义。他们击败入侵的金兵,并漂洋过海到暹罗创业故事。

荡寇志值得看吗

壮年时,俞万春长期随父亲在*任所,两次参与了对*武装反抗的镇压行动。当时清*已经烂到根儿了,俞万春则认为,国家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这些大大小小的起义,于是他对《水浒》的理解也发生了转变,曾经他心中的英雄好汉,变成了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

我们知道在金圣叹眼里,梁山的故事在聚义之后就结束了,不要再想着什么招安,不要再想什么南征北战,这样的结局,已是让梁山众人捡了大大的便宜。卢俊义梦醒之后,看到面前不知道从哪飞来一块印有“天下太平”四个字的牌匾,所有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事实上,在《水浒传》中,梁山英雄施耐庵的行为都是直截了当的,比如李逵的斧头劈了四岁的衙内,李俊和孙二娘开了一家黑店*馍,穆弘、张衡、张顺等人的*组织等等,都被施耐庵巧妙地写成英雄。

作者否定了以宋江为代表的梁山集团的“忠义”性质,认为他们是一伙表里不一的“强盗”。在小说具体情节设置中,添加了梁山军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不断攻陷州府、覆城杀将,甚至计杀招安使者,抗拒招安,觊觎社稷,坐实了其盗寇行径。

大致浏览了一遍,不忍卒读。别的不说,单就人物塑造来说,比《水浒传》差了十万八千里。除了一个个气势汹汹的名字,和一个个故弄玄虚的章回标题,所有人物的塑造都苍白无力,没有血肉,没有灵魂,就像一出拙劣的皮影戏,乱哄哄一通,看完就忘,印象全无。总之,《荡寇志》就是一部拙劣之作,毫无可读性。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