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DVI)来看,北半球70%遥感像素的秋季物候有推迟的趋势(Liuetal.,2016)。此外,新研究表明空气湿度的增加也会推迟温带树种的春季展叶时间(Heetal.,2021)。
目前,植物物候作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感应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植物物候就是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和落叶等,是植物长期适应气候与环境的季节性变化而形成的生长*节律。监测物候动态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过程,而且对提高大气与植被之间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模拟精度、准确评估植被生产力与全球碳收支具有重要意义。
近*波段位于植物的高反射区,反映了大量的植物信息,多用于植物的识别、分类,同时它也位于水体的强吸收区,用于识别与水有关的地质构造、地貌等。
数据为负时,可以简单理解成近*更多被吸收,红光波段更多被反射。对近*的吸收较强,说明该区域很可能是水体;
“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是说花草虫鸟应节气而动,而宋人秦观的诗句“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则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水鸟因气温降低而减少活动的画面。其实,物候这个词,在中文里已经早就有对应“术语”了:节气。无论是物候,还是节气,均是描述了大自然的动植物为适应气温变化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地面人工观测是在植株尺度上,通过人工目测确定不同植物的特定物候期,该方法具有时间和个体分辨率高的特点;
它与植被的密度、结构、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有关,是表示植被利用光能状况和冠层结构的一个综合指标。
随着物候学的不断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物候不仅能够反应自然生命周期的变化,而且能够指示生态系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并且物候变化可作为一个*的证据来解释全球气候变化 。但物候的观测方法各有利弊,建议建立“地面-近地遥感-卫星遥感”的综合立体长期观测结构,从而获取准确的物候数据,为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植物的适应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LAI)变化(Richardsonetal.,2013)。卫星遥感具有多时相、覆盖范围广等特点,但其空间分辨率较低,与地面观测的空间尺度不匹配。已有研究表明卫星遥感NDVI低估了过去30年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的变化(Wangetal.,2021)。因此,精准的遥感监测还需要地面观测的验证。
了解植物物候的驱动因素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和对气候的反馈至关重要。植物物候变化主要受温度、水分和光周期的影响。欧洲物候观测网的物候数据表明春季展叶普遍提前
发展,植被物候的监测方法更加完善。目前,植物物候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地面人工观测、数字相机监测、涡度相关法观测和遥感光学监测等。
遥感光学监测的原理是当地表植被处于不同*阶段时,对不同波段的反射率不同,据此可构建各种植被指数,根据植被指数的变化拐点来确定表征展叶、叶变色和落叶等物候期。遥感观测具有全空间覆盖的优点,使得遥感影像能够很好地描述整个生态系统的物候变化,特别是对植物生长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清晰
GPP)或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根据这2个指标,通常以植被生态系统开始光合固碳或转变为碳汇的日期作为物候起始日期,碳通量法能在较大尺度上反映植被的物候进程;
使用区域的遥感影像图的波段信息来进行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目前较为常用和准确度较高的方法就是利用NDVI来近似估算植被覆盖度。
(Menzeletal.,2006),但因冬季升温和光周期的限制,这种趋势逐渐减缓(Fuetal.,2015)。但从归一化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