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前的博士,领的是导师发的钱或是学校的钱。在学校看来,你算是学校的部分财产,同时学校还要为了你的人身、心理安全做很多行政工作。所以整体上,博士毕业前,身份还是学生。
很多人博士毕业前水平一般,毕业后混的风声水起,拎得清楚,说明看清了科研行业,提前发力。没有虽然但是,人生存的本能而已。
很多博士离开科研行业以后,就变得很清醒,在科研行业里面就很晕头转向,无非了高估科研行业的品质而已,不愿意熄灭自己内心的理想之光罢了。虽然可怜,但也可爱。
很多博士搞不清楚这里面的逻辑,拿毕业前的那一套来混迹科研行业。把科研行业等同于科学研究,这里的错误成本非常的大。
打开每个单位的雇佣条件和晋升逻辑手册,仔细研究里面的生存法则,抠字眼地去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才是在科研行业工作的核心法则。至于科学研究,可以放一放,直到你人生的大事都被解决了,再来谈伟大的科学研究,这时候,你才是在做科学研究,在此之前,不过是科研行业职场厮杀。
虽然博士研究生毕业后放弃科研工作不像「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般剧烈地冲击着人们的刻板印象。但我们会想当然的认为,博士研究生在经过了系统的训练和学习后,具备更专业的知识,因而更有可能在科研的道路上发挥其用武之地。而现实却告诉我们,「逃离科研」大有人在。
决定考研的第二天到梦校打卡,地铁十几站没有空座半个小时但不算什么,一边听播客几乎过站故最后0.1秒狼狈抓包夺门而出
决定的理由,很简单,每个学者的天赋和经历决定他学术成果的独特方向。我热爱的那个领域,她已然以基因、环境、我十八年的过往向我降派了使命,她无时无刻不提醒和要求我奔赴那里去为她立心。如果我放纵自己与时俯仰背叛使命,那么她会再等多久呢?不可知,也许永远等不到。
最近遇见不少和我一样,被迫选择自己不可能喜欢的学校和专业的网友,令人震惊的是朋友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习惯了!”很难想象,人性如此软弱的一面,我们竟温和地走进捆缚我们的的枷锁!面对压力、阻碍、舒适圈,我们真的有那么强大的意志力来负隅顽抗吗?
(插播下我个人情况作为背景,高考巨省1000+志愿填报被家庭所迫填了双非无感专业,现因出省和*逐渐具备*条件,一些经历际遇也有促成negotiate家庭和解的可能)
鼓楼的一切,紫峰大厦,绿双孔雀,粉墙黛瓦,红星五角北大楼,熟悉感扑面而来。上一次见到还是四年前意气风发,开玩笑说南北不分家高考砸了就来南大?
相信我,任何人都是NPC,你的人生只有你自己是主角;选择终究是一个人的答卷,穿越形形*的凝视和规训你知道历史在注视,时间自会证明一切。
*也许只有向内求,不断叩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这是只属于你自己无关任何人的伟大征程。真的想要,论证过合理性可行性了,就要调动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价一路狂奔!正如介甫所言“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