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角表演者往往有着机敏的临场应变功夫,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其他角色表演失误),总能用几句玩笑话盖过,有时甚至能起到比原剧更好的效果。
他创作的这些唱段中,有不少都是他即兴创作的,他创作的唱词大多和时政相关,观众们听后反响极佳,这让刘赶三也成为了当时的名角。
老一辈丑角表演艺术家们,也用自己的努力将丑角戏中的低俗桥段去除了很多,为京剧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和人们印象中的丑角不同,杨鸣玉在舞台上的表演十分严谨,主要依靠优秀的唱腔和精彩的动作来吸引人们的眼光,这让杨鸣玉得到了“第一丑角”的美誉。
出身高腔科班的他,有着炉火纯青的高腔演唱技巧,而且天生长了一张颇具喜感的面庞,每次他只要一登场,台下的观众就会发出笑声,这让黄三雄的表演效果又上了一个台阶。
那时的京剧演员一般都对政治问题避而远之,只有刘赶三敢在舞台上直接抨击或者嘲讽,词曲理论家任二北,也对刘赶三做出了“一身是胆,铁骨钢肠,从不知权势为何物”的高度评价。
但是对于那些丑角戏而言,人们对于他们的唱腔本就没有固定的认知,因此在京剧中依旧保留了部分包含旧时地方戏特色的剧目,这对于我们了解京剧文化的发展很有裨益,也是对京剧艺术的重要补充。
比如故事中的残疾人,以及讲方言的角色都要由丑角担任,为此丑角演员还必须掌握各地的方言,以及一些独特的表演技巧。
我们知道京剧是几大徽班吸取各地戏曲精华后,融合出的一种新艺术形式,早期京剧中也有不少直接从各地戏种中,借鉴的剧目。
作为京丑代表的刘赶三虽然只有罗寿山一个徒弟,但罗寿山及其徒弟们将京丑表演艺术发扬光大,成为了如今京剧丑角表演的主要流派。
丑角作为京剧四大行当之一,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也出现了许多位出色的表演者,其中尤其以位列“同光十三绝”的杨鸣玉、刘赶三以及和他们同时代的黄三雄最为著名。
如今在进行京剧表演的时候,人们一般要求演员们要尽可能地还原出原汁原味的表演,但在京剧发展初期,人们对于京剧的诉求则是精彩以及新鲜。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