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元稹授左拾遗,终于有了俸禄,但刚上任他就弹劾这个、弹劾那个,仅仅在位三个月就被贬为河南尉,同时又经历了丧母,归乡丁忧三年。
时刑部员外郎韦夏卿觉得元稹不错,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了,属于下嫁。当时的元稹,可谓是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所以只能以尽孝之名,陪岳父回了洛阳韦家老宅,并时常往返于两京之间。
但话反过来说,无论元稹这首诗是写给谁的,都一定有对韦丛的思念之情掺杂其中,他们夫妻间的感情,一向都是很好的。
元稹任监察御史前,刚刚经历了贬谪,家中贫困,有五子一女需要照顾,因此韦丛需要替人缝补衣物才能维持家用。
元稹的这一生,宦海沉浮,曾官至宰相,算是好官,他在地方时,留下了卓然的政绩,至今还有“元九登高节”来纪念他。
韦丛27岁香消玉殒,当时元稹刚刚任监察御史,特别忙,以至于下葬时,他都没能赶回来,因此写了《遣悲怀三首》,其中有几句为:
这首诗是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之作。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表达了对韦丛的忠贞与怀念之情。其中的千古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由《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变化而来的。隐喻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有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其深广和美好是世间无与伦比的,因而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情的女子了。
乐府诗在元诗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并序》“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启发了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缺点是主题不够集中,形象不够鲜明。和刘猛、李余《古乐府诗》的古题乐府19首,则能借古题而创新词新义,主题深刻,描写集中,表现有力。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在元集中也列为乐府类,旨含讽谕,和《长恨歌》齐名。其铺叙详密,优美自然。在诗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韵相酬”的创始者。
元稹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沧海”、“巫山”,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河奔腾之势。后面,“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张弛自如,变化有致,形成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而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曾经沧海”二句尤其为人称诵。
“曾经沧海难为水”原句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代表作品,《离思五首》中的第四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其中的千古名句,被世人传诵至今。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除却:除了,离开。这句意思为:相形之下,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此句与前句均暗喻自己曾经接触过的一段恋情。
元稹。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唐代。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