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宋僧人到明清乡村民众,把三教之祖同堂供奉,成为“三教庙”。作者跳出基于三教义理阐释之外围视角,改用“以人为本”的心态去看待泽州万山深处的“庙”与“神”:
儒释道,并称“三教”。“三教合一”,是唐代以后中国古代哲学和社会思潮之主流。纵观前辈学者对“三教合一”的研究足迹,大多是从哲学、学理、思想层面进行的考述、分析与阐释,譬如任继愈先生《唐宋以后的三教合一思潮》、严耀中先生《论“三教”到“三教合一”》、牟钟鉴先生《儒、佛、道三教的结构与互补》、洪修平先生《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等经典论著。王群韬《殊途同归:明清泽州地区三教庙研究》
在殊途同归的庙貌之下,生动地体现了中国民众基于世俗生活需求、主要以“有求必应”、“多多益善”等民间信仰逻辑对儒释道三教神圣象征符号的整合与运用。在大多数民众的理解中,儒释道三教虽在内容上各有侧重,本质上是相通的对于儒释道三教,民众更倾向于取其“同归”之用,而非区分和强调其“殊途”之理。(209页)
泽州地处巍巍太行,沁河、丹河纵流而过,万山深处的传统文化遗存和风俗习惯历经数百年而赓续不辍。如今,这里仍保持着精耕细作之农耕社会的传统性、崇德好义之礼法社会的延续性、聚庙共居之
宗教是人类的常数,伴随人类从蒙昧懵懂到理性文明,跨越了山海湖泊的地理畛域,参与了无数民族的历史演进,安抚着焦急渴求的心理状态。它是虚无的,若有若无地点缀在历史长空之中,它又是实在的,弥漫渗透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泽州地区的三教庙碑刻不再是伫立山谷、静沐风雨之冷石,而是古人寻求稳定人生秩序和构建物化人*念的一种方式,如今更可以作为我们与先民对话的载体。
《殊途同归:明清泽州地区三教庙研究》,王群韬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22年9月出版,300页,88.00元
一书在继承、参照义理层面的“三教合一”作为思想背景的同时,重点聚焦山西泽州地区民间祠庙崇祀的乡土实践视角,集中运用碑刻、题记、方志、档案等地方史料来探析“三教合一”在明清时期民间崇祀层面的具体表现形态,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三是归纳分析。从宏观议题落实到具点分析,即从大到小、从抽象到具体,通用的方法就是将相似的人事归纳分析。《殊途同归》将相似人事、观点置于一类,然后阐释分析。再如,第五章根据碑文、题记、匾额、楣题、楹联等资料,将普通民众对三教庙的理解分为“朴素认知”“崇德报功”“灵验关切”三大类,然后再结合史料进行分析解释,这种基于充足且多样化材料之上的分析解释,使观者阅之真真。
实际上,这类庙宇可能并非“三教合一”思想向民间社会渗透的直接结果,其真实根源和主要动因,还需要从基层民众自身的信仰实践模式中寻绎。(16页)
燃灯佛舍利塔为密檐式八角形十三层砖木结构实心塔,由须弥座、十三层塔身与二层莲台塔刹三大部分构成,塔身挺拔陡峻,层层砖雕斗拱合度精细,其塔座上所嵌的佛、兽和各种纹饰等,虽经历了无数天灾*的磨难,保留部分仍能看出曾经的精美,而且每椽端、仔角梁都悬挂着铜铃
通州三教庙景区在通州老城的一个小街上,旁边正在大兴土木看样子要扩建了。三教庙前为通州文庙,后为佑胜教寺和紫阳观
在佑胜教寺东,文庙左后侧,又建道教宫观紫清宫,由都人会同州人一同捐建,供奉太上老君,俗称红孩儿庙,因其殿壁所绘红孩儿,生动逼真活灵活现之故。一进院落,现只剩山门一间,正殿三间,西配殿三间加山门前古槐一株。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