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荒原世界里,人类的尸骨比肉体更先丢失,尸骨在低矮干燥的小阁楼里被耗子踩得咯咯作响;人们在弥漫着棕色浓雾的蜂拥着的上班的早晨,还能在路上谈论着去年栽在花园里的尸体;在清澈皎洁的月光下,波特太太和她的女儿做着卖淫的行当……种种意象被诗人结合在一起,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就是那个灰暗的、*空虚的、堕落麻木的社会。
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却使得人们的*世界变得空虚,人们渐渐发现,所谓的科技进步和发展以及物质生活的提高,并不能使他们感到满足,于是便出现了艾略特在《荒原》中所表现的种种现象。然而诗这一形式作为感性的代表,我们对它的理解并不能拘泥在一词一句或者一个意象当中,“艾略特说,诗人应绕开理性主义思想的极度抽象而抓住读者的‘大脑皮层、*
从普鲁塔克[2]所得到的真实历史知识比大多数人从整个大英博物馆所能得到的还要多。我们所应坚持的,是诗人必须获得或发展对于过去的意识,也必须在他的毕生事业中继续发展这个意识。
[5]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PrefacetoLyricalBallads)中提出的著名论断。
在一个特殊的意义中,他也会知道他是不可避免地要经受过去标准所裁判。我说被裁判,不是被*;不是被裁判比从前的坏些,好些,或是一样好;当然也不是用从前许多
现在应当要说明的,是这个消灭个性的过程及其对于传统意识的关系。要做到消灭个性这一点,艺术才可以说达到科学的地步了。因此,我请你们(作为一种发人深省的比喻)注意:当一条白金丝放到一个贮有氧气和二氧化硫的瓶里去的时候所发生的作用。
这一段诗里(从上下文看来是很显然的)有正反两种感情的结合:一种对于美的非常强烈的吸引和一种对于丑的同样强烈的迷惑,后者与前者作对比,并加以抵消。两种感情的平衡是在这段戏词所属的剧情上,但仅恃剧情,则不足使之平衡。这不妨说是结构的感情,由戏剧造成的。但是整个的效果,主要的音调,是由于许多浮泛的感觉,对于这种感情有一种化合力,表面上虽无从明显,和它化合了就给了我们一种新的艺术感情。
于是他就得随时不断地放弃当前的自己,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
有一种我竭力要击破的观点,就是关于认为灵魂有真实统一性的形而上学的说法:因为我的意思是,诗人没有什么个性可以表现,只有一个特殊的工具,只是工具,不是个性,使种种印象和经验在这个工具里用种种特别的意想不到的方式来相互结合。对于诗人具有重要意义的印象和经验,而在他的诗里可能并不占有地位;而在他的诗里是很重要的印象和经验,对于诗人本身,对于个性,却可能并没有什么作用。
的里程碑。1927年,艾略特加入英国国籍。1943年结集出版的《四个四重奏》使他获得了194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晚年致力于诗剧创作。1965年艾略特在伦敦逝世。
庞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来到英国,并定居伦敦,先后做过教师和银行职员等。1922年发表的《荒原》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被评论界看作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一部诗作,被认为是英美现代
和文学批评家,诗歌现代派运动领袖。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代表作品有《荒原》、《四个四重奏》等。艾略特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比较文学,接触过梵文和东方文化,对黑格尔派的哲学家颇感兴趣,也曾受到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1914年,艾略特结识了美国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ThomasStearns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通称T·S·艾略特),英国诗人、
漂流的结合大概是一样的复杂。在两者中任何一种情景里都有各种元素的结合。济慈的《夜莺颂》包含着许多与夜莺没有什么特别关系的感觉,但是这些感觉,也许一半是因为它那个动人的名字,一半是因为它的名声,就被夜莺凑合起来了。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