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密歇根州的一座小镇,可怕的*七鳃鳗闹得当地居民人心惶惶。无论你是去泳池游泳,还是去厕所坐马桶,*七鳃鳗随时可能出现,让你稀里糊涂地丢掉性命。七鳃鳗是一种长着巨齿、漏斗状嘴并且能利用细长的身体在城市下水道中自由穿行的鳗鱼。当它们大开杀戒之时,无论你躲在哪里都不安全。下一个受害人会是谁?
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七鳃鳗化石是生活在3.6亿年前南非晚泥盆世的古七鳃鳗,它的体型很小,头部比例较大,就像一只蝌蚪,嘴巴已经有了吸盘的样子,但牙齿却很细弱。较年轻的石炭纪七鳃鳗同样体型很小,和泥盆纪的同类一样,它们并不具备现代七鳃鳗一样的生命史,没有变态*的阶段。
最让人意外的是,燕辽鳗的牙齿结构与北半球常见的吸血型七鳃鳗,比如海七鳃鳗有明显差别,却和今天生活在南半球澳大利亚南部、新西兰和智利南部食肉类型的七鳃鳗有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吸盘牙齿和用来剜切肉块的牙齿形态很相近。”吴飞翔解释道。
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曾以贪吃七鳃鳗而闻名。查尔斯·狄更斯在他的小说《一个孩子的英国历史》中描述过,67岁的亨利一世在诺曼底巡视期间,因为不顾*劝诫“过量食用七鳃鳗”,最后死于*不良和*。
七鳃鳗虽然被视为“嗜血怪物”,面目可怖,但在中世纪皇室贵族们的餐桌上,它却是一道从不缺席的佳肴。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以及维生素A,营养很丰富。
他介绍说,其实现代七鳃鳗的进食方式并不只有吸血一种,还有食肉的、食腐的种类,以及变态*后不进食的种类,而不同的取食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牙齿特征。
在随后的研究中,张弥曼和同事首次识别出了孟氏中生鳗的幼体和变态期幼体。她告诉《中国科学报》,中生鳗的幼体没有吸盘,它的嘴巴形似漏斗。它们藏在水底的沙子里,把口伸出沙层探入水中,水流会把一些碎屑和小生物冲进沙隐虫口中,成为食物。数年之后,幼体经历变态过程而进入成年期,才会脱离沙层,进入水中开启全新的生活。
不仅如此,根据重构后的七鳃鳗家族谱系树,研究人员推测,从摄食系统的演化来看,侏罗纪是七鳃鳗演化历史的“分水岭”,取食结构的演化,再加上“天赐”的良机,让七鳃鳗具备了现代类型的面貌和生命史特征。
此外,张驰运用贝叶斯全证据定年和谱系分析方法,重构了七鳃鳗家族的谱系树,结果发现,燕辽鳗是目前已知的现代七鳃鳗最近的祖先。
从时间上看,燕辽鳗存在于侏罗纪时期,比中生鳗还要早近4000万年。从外形上看,其中一件标本的体长超过64厘米,体型之大为目前已知化石七鳃鳗之最。古生代七鳃鳗多为几厘米,最大的也仅十厘米左右。
年,中国科学院古*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弥曼院士等人在著名的“热河生物群”中,第一次找到了中生代的七鳃鳗化石,命名孟氏中生鳗。
“从早侏罗世开始,较进步的、薄鳞真骨鱼类的大量出现,为牙齿已经强化的七鳃鳗提供了大量食物来源,导致它们体型大增,进而促成了能量要求很高的现代型三段式生命史的出现。”吴飞翔表示。换言之,今天七鳃鳗的这副狰狞面目和“变态”的生命周期,很可能只是其演化历史的一个偶然结果。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