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席、陕西作家协会主席*实作序,这时作者刚刚迎来14岁生日,而这已是公开出版的第二部著作(已共出版三部著作,其中一部内部版)。至2010年5月共创作文学作品78万字,发表文学作品38.5万字,从而成为了广西迄今最年少而又公开出版发表文学作品最多的作家,也成为了玉林迄今公开出版长篇小说最年少的作家。
其实,2007年8月,10岁的黎宇航就结集出版了《站在十岁的尾巴上》,虽然这是一本5万字的内部版集子,但从此激励了小作家酷爱上长篇小说创作。至2010年5月,著作13万字的长篇小说《那片灿烂的天空》由*燕山出版社公开出版,
黎宇航,7岁开始文学创作,9岁开设文学博客,12岁公开出版20万字作品集《爱比天高》,国家教育部教育专家鲁文忠博士作序,13岁杀青,并公开出版13万字长篇小说《那片灿烂的天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实作序,这在广西乃至全国不多见,这位中国少年作家就是广西第八届“十佳少先队员”黎宇航。
尽管如此,尽管“诗意”或者说“文学性”似乎弥漫在当前所有的文化活动中,但我们依然需要追问的是,“一首诗究竟在哪儿?”
李敬泽在此所说的“文学性”,已经不是指那能够附着在任何文化形式上的“幽灵”,而是指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的最本质属性,它既是形式,也是内容。
文学要“破圈”也意味着对作为知识分子的作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便是能突破文学专业性的壁垒,具有处理公共议题的能力,具有吸引公众的魅力以及善于面向公众发言的才能与艺术。自然,在大众传媒时代,在情绪易于压倒事实的所谓“后真相”时代,如何避免以夸张片面之词迎和媚俗、哗众取宠,也是严肃的作家们需要警醒之事。
——严肃文学的本体性究竟在哪里(如果有的话)?位置在哪里、边界又在哪里?前不久,在一场名为“‘小说革命’与无边界文学”的活动中,中国作协副主席、评论家李敬泽指出,就所谓“小说革命”以及“无边界”、跨文体的写作而言,
或许我们可以将圈子化和“破圈”之间类比成一个辖域和解辖域的动态关系,而新的文学性的生成,也正有赖于我们以“破圈”来挣脱圈子化的强势限制与束缚。按照德勒兹的看法,解辖域之后又会“再辖域化”,而“破”与“立”之间不断循环往复也是这个领域有活力的表征。
在一个“内卷化”时代,如何能“破圈”,绝不只是哪一个圈子的焦虑,而提出“我们如何‘破圈’”,确实包含着我们这些文学从业者对于当前文学状况的不满与困惑。
所谓“破圈”本是网络流行语,由“出圈”演化而来,指某个人或他的作品突破某一个小的圈子,被更多的人接纳并认可。自然,
一方面,传统严肃文学不仅早已失去轰动效应,甚至还失去了基本的读者,其社会功能在不断弱化,“熏浸刺提”“支配人道”的“不可思议之力”或消散,或转移;而另一方面,文学的圈子化问题日益突出,主流文学界似乎颇为流连圈子内部的风景,很是享受圈子内的舒适与安稳,岁月一时静好。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也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但凡有些名气的作家生活得还很不错——这本是好事,然而,他们是否还有“破圈”的动力呢?
“在文体或者说文类上做种种跨越的花样,并不能解决多大问题。根本的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拓展甚至发明新的文学性,需要我们开拓新的边界,走到更为广阔的原野上去”。
年7月,“小说革命”与*文学活动在西安举行,“*·收获APP双盲命题写作大赛”启动仪式同期举行。
。于是文化研究兴起,文化理论盛行。在欧美大学校园里,传统的文学课程已经大量被传媒研究、人类学、新历史学、政治学、女性研究等被统称为“文化研究”的这门超级学科所取代。在国内,文化研究也风靡一时成为显学。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