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头条 > 正文

辛弃疾词集什么传世(辛弃疾个人简介)

辛弃疾词集什么传世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元大德三年(1299)铅山广信书院刊本《稼轩长短句》为十二卷,共辑录辛弃疾词573首,传世孤本,卷十二后有“大德己亥中吕月刊毕于广信书院,后学孙粹然、同职张公俊两行。”辛弃疾南渡后,居铅山、上饶两地时间最久,并于开禧三年卒于铅山。所以此处所说广信书院,疑即铅山之稼轩书院。此书卷一第一叶版心下镌“信铅畅叔仁刊”6字,信铅为信州铅山县之简称。铅山、上饶宋时均属信州。

辛弃疾词集什么传世(辛弃疾个人简介)

宋代的词坛主要继承了晚唐五代婉约之风,而辛词在内容上无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笔势纵横,雄健豪放,不为格律所拘,继承了苏东坡豪放派的词风,并在内容和艺术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并成就了独具一格的“稼轩体”。

《稼轩长短句》是辛弃疾的作品集,成书于开禧三年(1207)辛弃疾去世之后,自宋代起就有许多种版本流行,传至先进的版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是四卷本,一是十二卷本。四卷本基本上保持了宋本的原貌,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为研究辛弃疾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收词较少,比十二卷本几乎少了三分之一。

书中钤有袁氏鱼叔、梦鲤、朱之赤鉴赏、黄丕烈印、荛圃、曾藏汪阆源家、宋存书室等印。表明原书在清代由藏书家黄丕烈转归藏书家汪士钟所有,后入藏另一藏书家杨以增海源阁。近代著名藏书家周叔弢得于海源阁后,慨然捐中国献国家图书馆。该书还有清黄丕烈、顾广圻跋以及陶梁、瞿中溶、汪鸣銮、王鹏运、许玉瑑等名家题款,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还极具观赏价值。

由于此书价值珍贵,故其迭经名家收藏,清初藏苏州朱之赤家,嘉庆时为著名藏书家黄丕烈所藏。黄丕烈在其跋文中称:“余素不解词,而所藏宋元诸名家词独富,如《汲古阁珍藏祕本书目》中所载原稿皆在焉《稼轩词》卷帙多寡不同,以此十二卷者为最善”

辛弃疾个人简介

全书均采用行书写刻上版,笔墨飞舞,字画圆润秀丽,疏朗悦目,独树一帜,是元代刻书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回首过往岁月,辛弃疾看到了失去的繁华,佛狸祠下的神鸦社鼓,则是历史的变迁,一片凄凉的画面。这个场景让人不禁思考,岁月流转,一切都在变化,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仅仅是怀古之作,更是辛弃疾对历史和时局的深刻观察和独特见解的结晶。在如诗如画的文字背后,是一位英雄将领对家国的深情厚意和对时光流转的无奈沉痛。这首传世之作,以雄浑豪放的笔墨,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英雄的敬仰。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是对曾经英勇战斗的时刻的回顾,辛弃疾展现出雄心壮志,他怀念过去的战功,对英雄时代的向往溢于言表。然而,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辛弃疾描绘出历史的变迁和英雄事迹的飘渺,尽管曾经的辉煌,如今却只能望北顾叹。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以廉颇自喻,将自己置身于失意的英雄之境。问句的提出,让人陷入对英雄晚年生活的思考,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仿佛也在反问自己,曾经的豪情壮志,如今是否还能在平凡生活中找到满足。

辛弃疾最霸气的一首诗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历史的长河中,四十三年的时光并没有抹去辛弃疾对过去的记忆。烽火扬州路的描绘,是对历史沧桑的生动展现,也是对当年战争惨状的深刻回忆。

毫无疑问,在政治和军事上,辛弃疾都是难得一见的人才,然而南宋朝廷却大材小用,大部分时间他都是作为文官被委派到各地。

初任江阴签判,作为一名文官,不能直接领兵去前线抗金,辛弃疾便将收复中原的*和对当下时局的分析融入对朝廷进言献策的政论之中。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