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虽说史料里对这段历史的记载,处处透着唐太宗李世民的大智大勇。但细细一品,就知其中的屈辱:当时的情况是,长安城兵力空虚,已经危如累卵,重兵压境的*厥大军志在必得,怎会因为唐太宗几句"怒斥"就乖乖走人?真实的原因是,一方面唐太宗陈列精兵,摆出了决死一战的架势。另一面又"施以小惠",送了大量的玉帛才把人哄走。
在唐太宗李世民波澜壮阔的一生里,武德九年(626)八月三十日的"渭水之盟"一幕,却是无比憋屈的时刻:是年七月起,东*厥二十万大军破关南下,一路推进到距离大唐国都长安不远的渭水便桥畔(今陕西咸阳西南),等于"刀尖顶到大唐鼻尖子上"。登基才二十多天的唐太宗李世民,仅带六人六骑来到渭水边,与*厥颉利可汗一番愤怒交涉,终于令*厥大军撤退,是为"渭水之盟"。
"渭水之盟"后的一个细节,也足以说明这个"和平条款"的耻辱程度:*厥撤兵后的是年九月,唐太宗还通过外交途径,向*厥要回了大量被掳掠的大唐百姓。只看这一条简单掌故,就知道"渭水之盟"前后,*厥军队到底在大唐境内干了什么--先被*厥侵略,然后被打到都城门口,最后花钱换和平。这,就是"渭水之盟"的真相。
此时此刻,颉利才觉得,他小看了这位年轻的天子。当他发现自己的心腹执失思力没有回来的时候,他就有了不好的预感,现在看到唐军得军容如此之盛,更是验证了之前的猜想,脸上不禁露出了惧色。
因此,他在事后对萧瑀说道:“在蛮虏北归的路上,设伏兵,大军断其后,消灭他们易如反掌。我之所以选择不战,主要是因为朕刚刚即位,国家还未安定,百姓还不富足,这时候应当与民休息。一旦与蛮虏开战,损耗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才赐予了他们金帛。
颉利大军抵达渭水后不久,企图“不战而屈人之兵”,便派遣他的心腹执失思力前往长安,一来是刺探虚实,二则是劝李世民放弃抵抗。
萧瑀觉得皇帝太过轻敌,于是拦住马头劝阻。而李世民却是早已成竹在胸,他对萧瑀说道:“我已计划妥当,你有所不知。突厥之所以敢倾国前来,直逼京郊,就是以为我们国内有变,朕刚刚登基,势必不能抵抗。
等他们得到想要的,志得意满之时,再也没有往日强大之时,一举消灭也不迟。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这就是我为什么不选择与突厥开战的原因!“
在经过短短三年的养精蓄锐之后,李世民趁*厥内乱之际,向颉利可汗挥出了复仇的利剑,他以李靖为帅,兵分五路,直捣*厥老巢。
我如果示弱,闭门拒守,蛮虏必定纵兵大掠,局势就难以控制。所以朕单骑轻出,就是为了让突厥人放松警惕;同时又能炫耀军威,显示决战之心,这一切肯定出乎蛮虏的意料,让他们难以应对。
贞观七年的十二月,李世民在未央宫大摆宴席,太上皇李渊也在此次宴请之列。而当李渊去后才发现,突厥的颉利可汗居然也在座。
执失思力进入长安,见到李世民之后,丝毫没有把这位少年天子放在眼里,只见他用一种趾高气扬的语气说道:“颉利、突利二位可汗率领百万大军,已经打到了你们家门口了!”
上曰:“吾筹之已熟,非卿所知。突厥所以敢倾国而来,直抵郊甸者,以我国内有难,朕新即位,谓我不能抵御故也。我若示之以弱,闭门拒守,虏必放兵大掠,不可复制。故朕轻骑独出,示若轻之,又震耀军容,使之必战;出虏不意,使之失围。虏入我地既深,必有惧心,故与战则克,与和则固矣。制伏突厥,在此一举。卿等观之!“
上嚷之曰:“吾与汝之可汗面结和亲,赠遣金帛,前后无算。汝可汗自负盟约,引兵深入,于我无愧!汝虽戎狄,亦有人心,何得全忘大恩,自夸强盛!我今先斩汝矣!“
看到颉利,李渊不禁眼前一亮,好嘛,当年你们夺我的地,掠我的民,现在也总该付出点什么了。于是,李渊以退休老*的身份,命令颉利起来跳个舞。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