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审核认为,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方向正确、结构合理、重点突出、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思想性、学理性、现实性较强,符合*和国家对教育的新要求,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基本特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比较成熟。
一是组织开展国家级示范培训,提供培训资源,帮助义务教育阶段广大教师准确理解把握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要求。二是强化课程落地实施制度建设,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各省对学校规划课程实施提出工作要求。三是围绕课程实施重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课程改革项目,推动创新实践。
为保证思想性、科学性,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政治和专业双重把关。一是预审,组织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进行个人审读、会议预审,进行专业把关。二是审议,组织国家教材委专家委员会进行审读和正式审议,完成政治和专业双重把关。*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后,对落实会议*情况进行专项审议。三是审核,国家教材委委员审核通过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
一是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二是关注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三是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日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新版课程方案非常重视学段之间的衔接,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课程设置都努力实现连贯衔接。如在小一、小二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注重活动化;初中课程内容也会考虑小学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形成知识技能的递进关系。此外,新课程标准中还增加了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活动的具体提示,以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缝衔接。
这次修订的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增加了“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内容,旨在加强对教材使用、教学方法及学习评价的指导性。课程标准不仅明确要教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还给出了如何教的建议,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此外,课程标准中还提供了教学案例,以实现教材、教学和考核之间的一致性,真正发挥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
这次调整还明确提出了部分主要课程的每周教学时间下限要求,如:语文书法每周不少于1课时,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均不少于1课时,班团队活动每周不少于1课时等。增加课时下限可以保证这些重要课程的教学,不会因学校及教师自己原因而comprimessorrushthrough.这对学生知识技能培养尤为重要。
教育部表示,这次修订通过的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将在2022年秋季开学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届时包括教材选用在内的相关教学工作都要按照新要求进行。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做好准备工作,家长也需要及早了解国家课程的最新规定,以便全面配合学校开展教学,共同支持孩子更好更快地适应新课程的学习。
综上所述,教育部对小学国家课程的最新调整,主要体现在优化课程设置,明确教学时间要求,加强学段衔接等方面。家长需要充分理解国家课程方案的新要求,配合学校做好课程过渡工作,为孩子更好地适应新课程创造条件。在新的课程方案下,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道德教育,并适当调整孩子的课外生活,合理安排学习和活动时间。只有学校、家长通力合作,才能让新方案取得预期效果,使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健康成长。
新方案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国家课程是必修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补充。地方课程原则上只在部分年级开设,其课时不超过总课时的3%。校本课程则完全由学校自主设置。三类课程的课时可以统筹使用,分散或集中安排。这样可以保证国家课程的统一性,同时兼顾地区差异性和学校特色发展。
根据*要求,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教材),义务教育一年级、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和七年级、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2018学年,也就是即将开始的新学年,全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下(法治教育专册),语文一年级、七年级,历史七年级统一使用统编教材。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