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识资讯 > 正文

沉默如迷的呼吸(沉默如谜的呼吸 最后的名字)

沉默如迷的呼吸

“熬低谷”就是没人一起帮忙解决问题、表达情绪无人回应、甚至没人理解你到底有什么问题、对生活前景失去希望。心理学经常倡导说“情绪要被看见、你的内在价值要被看见”,现在大家也都迷信这个,然而很多心理学理论都是奢侈品。熬低谷就是你被迫生活在一个无法让你心理健康得到滋养的环境,会让你不断怀疑自己、心灵能量不停被消耗、却同时还得挣扎着挤出精力来面对艰苦的生活。

沉默如迷的呼吸(沉默如谜的呼吸 最后的名字)

试试找不到工作在家里和父母住上一段时间,不用太长,两个月,你就知道在“共患难”这方面,至亲也是熬不过去的

沉默寡言其实并不是一个舒服的生存方式,大多数人最后还是向往能生活在一个能自由表达真实自我的环境里的。但历练过的人,其实会逐渐习惯“沉默寡言”这个动作,甚至于逐渐减少“表达真实自我”的心理诉求---传统心理学可能会认为这并不健康,我却觉得很正常,因为表达自我这件事绝对离不开外部环境这个因素;而曾经适应过艰苦环境的人,是可以减少“表达真实自我”的欲望的,因为环境不允许,但他得活下去。

在反思以前的过失是发现自己太过单纯。言语过多将自己的心迹暴露无遗。故而慢慢地开始不说废话。心知说话不能改变当前的危局,唯有实际行动方可改变这一切。慢慢地实行起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和“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策略。

沉默如谜的呼吸 最后的名字

后记:作为一个熬过了低谷的人,我想表示相对健康的环境也是真实存在的---当你进入了这个环境后,你就会有足够的安全感重新恢复社交,一点点走出自己原本孤僻的世界。我是既见识过阳光也见识过黑暗,所以进入了健康的环境后,我能逐渐把自己舒展开来---但以前在黑暗环境中练就出来的内心力量,永远在那里,只要有风吹草动,马上就能用上。

所以人的本质是孤独的,孤独的承受一个人的痛苦和喜悦,当你对别人表达这种情绪时,偶有几人能感受,就已经谢天谢地,但人又是自私的,如果前面几次表现的很好,后面几次表现的不好,你又觉得这个人是不是亲疏自己了?

你表达阳光可爱的积极正面情绪,却得不到外界的积极反馈;你表达忧伤愤怒的负面情绪,也得不到外界的同情或者实质性的帮助。这时候真正消耗你心力的其实是“被拒绝感/分离感”,而不是原先你表达了什么情绪。这时候,“沉默寡言”就是让你收回伸出去的心灵触角,不再反复体验“被拒绝感/分离感”,减少这种体验对你心力的消耗。

我见过一个人,她面无表情,话无波澜,只是凡事努力。后来我明白,她那么努力只是不想和我一样。她划过的时光,惊鸿一瞥,够我独赏半生。

沉默的最高境界句子

名利场上,人们听的根本不是道理,而是结果,其实也不是结果,而是利益,你讲什么不重要,你是谁很重要,既然讲的根本不是话,讲那么多话图啥,搞笑呢?

压根儿没人真的在乎你的感受,包括父母。是打心底里不当回事。他们希望你”“好好的”,因为这样他们感觉才舒服。

沉默寡言还有利于减少自己原先的情绪不断放大扩展。如果你和别人宣泄负面情绪,很可能得到更多的负面情绪,导致你原本情绪被放大;如果你带着负面情绪做事情,那么这个负面情绪也仍然会传播出去,最后像声波一样逐渐扩散成更大的负面情绪回报给你(有点类似于业障);如果你沉浸在自己的负面情绪中,那么就像在沼泽地里越陷越深。

学会了尊重别人的命运。父母也好,子女也好。亦或是夫妻。我们尽心竭力也可能无法影响别的世界观。只能尽量不让自己堕落。谁也不能替谁前行。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