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期的散文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还保持了题材、品种、风格的多样化,但也有着自身的明显的不足,与之前相比,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中,“干预生活”的作品和纪实性作品渐少,散文的抒情特征日益突出。
穆青、冯健、周原:《**的榜样——焦裕禄》,佟希文:《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魏钢焰:《红桃是怎么开的》,黄宗英:《小丫扛大旗》等。
这一时期,可以说既是散文创作的丰收期,又是散文作家的黄金期。建国以来,许多散文作家艺术风格是在这一时期臻于成熟。十七年“散文三大家”的重要作品也多出现在这一时期。
(1)人物美:杨朔的散文关注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善于从他们平凡的工作中,发现闪光的思想品质,给以动人的描绘。《雪浪花》中的老泰山、《荔枝蜜》中的养蜂人老梁、《茶花赋》中的花匠普之仁;《金字塔夜月》埃及守塔者都是典型代表。
活,改造思想和写作实践,作家们方向更明确,生活更熟悉,技巧更精进,因此散文创作呈现出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
(2)生活美:通过写人,显示生活的一个侧面,展现广阔的时代特色。同时,他还善于通过对生活中东鳞西爪的平凡事物的抒写烘托时代的特征。
(1)散文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生活,鞭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
(4)结构美:杨朔写散文总象写诗那样,再三剪裁材料,安排布局。由于他的刻意追求,他的散文一般是情节隽永,但不复杂;篇幅简短,却境界幽远,引人入胜。布局精巧,别具生动,有曲径通幽之美。
代表性的作品有:刘白羽:《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万炮震金门》,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魏钢焰:《宝地·宝人·宝事》,巴金:《廖静秋同志》,李若冰:《祁连雪纷纷》,陈残云:《珠江岸边》,菡子:《黄山小记》,叶圣陶:《记金华的两个岩洞》等。
浪漫气质和革命战争生活经历构成了刘白羽散文审美品格的两个重要因素。刘白羽用崇高与辉煌建构起散文形象系统。其中蕴含的是乐观的、战斗的哲学,以及“激流勇进”的*。但是在散文的抒情方面却显得缺乏节制,有时议论过满过露,这些都限制了他散文的整体成就。
比较稳定,经济上比较繁荣,艺术上比较民主。一方面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发展,给作家提出了迫切的任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经过几年的深入生
(2)散文题材广泛、融知识性、思想性、抒情性于一体。谈古论今、旁证博引,显示出深厚的生活和知识根底。如《土地》。十七年间,秦牧提出了散文题材与表现形式多样化,
秦牧:原名林觉夫,*澄海人。以散文著称于文坛。《古战场春晓》、《土地》、《潮汐和船》、《花城》、《社稷坛抒情》等散文是他的代表作。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