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以援引之意。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成为山水杰作。
后四句,由写景转入自身,引发不甘寂寞、积极用世的思想。尤其最末两句以比兴手法,点明题旨,写得既含蓄委婉,又寄兴深远,希求援引的心意尽在不言中。
这是一首所谓干谒诗,即求人举荐自己的诗。但是写得并不庸俗,态度严肃真诚,不卑不亢;艺术表现上也不落俗套,颇具特色。诗题中的张丞相指张九龄。题目又作《临洞庭》。
唐开元二十年(732年)前后,张九龄正居相位,作者落第东游吴越后,返故里路经湖南游洞庭,面对烟波浩淼的湖水,触景生情,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希望得到赏识与引荐。
诗的前四句描绘洞庭湖的自然风光,从大处着笔,写得境界开阔,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即“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尤其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虽是实景描写,却属虚境夸饰,实中有虚,虚里寓实,虚实相生,成为万*赞的咏洞庭名句。后人常将这两句同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相提并论,同称为咏洞庭的最佳杰作。
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首诗的前四句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其主要的艺术奥秘就是大小相形,巨细相衬。在诗歌创作中,既要有如橡大笔写出大的境界(大景),也要有精细的笔墨写出小的景观(小景)。一味粗豪,就会空无依傍,大而无当;一味工细,则易流于琐屑,格局狭窄。只有概括“大”而刻画“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才会大而不空,小而不碎。尤其是要创造出壮阔雄浑的意境,更非单一的“大景”所能奏效,而必须注意以“小景”去衬托。
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如杜甫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咏怀古迹》),如余光中咏汉代的名将李广:“两千年的风沙吹过去/一个铿锵的名字留下来”(《飞将军》),如洛夫写唐代名诗人李贺“哦!好瘦好瘦的一位书生/瘦得/犹如一支精致的狼毫/你那宽大的蓝布衫,随风/涌起千顷波涛”(《与李贺共饮》),均是如此。而孟浩然此诗,就是艺术上的大小结合,点面相映的典范之作。
小助手:您好,我是蒙曼老师小助手,感谢您的意见。富文本中的诗词已经补全,给您带来的不便深感歉意。您放心《蒙曼品最美唐诗》专辑会一如即往地为您带来高质量的节目
八月湖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水却没有船只,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