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笔记 > 正文

名校公开课有用吗(常青藤名校公开课平台)

名校公开课有用吗

公开课就是面对大家,公开执教。经常需要“借班上课”,面对的是陌生的学情。这样一来,公开课的教学就有了无限的可能,与自己在班级中,与自己熟悉的学生上课截然不同。大部分的借班执教,悬置熟络的学情,回避了刻意的配合,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更多的随机生成。

名校公开课有用吗(常青藤名校公开课平台)

发现了么?我们挂在嘴上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在王教授的思考中,属于“理想标准”。我们常常喊口号似的说出“教为了学”“以学定教”等,未必就能轻松抵达。可见,上出好的公开课,并非如同我们自己标榜的那样轻松简单。实际情况是,太多人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没有达到“最低标准”。

有人说:公开课未必都是名师执教。没错,青年教师执教,也有巨大公共资源在其中。例如:执教者的备课设计思路;执教者的教学执行方法;执教者的教学思想与观念;执教者对教学结果的评测与*等。从公开课中学习,借助公共的资源成长,就是青年进步必经之路。

开课花费的精力比常态课多,产生的“二度开发”的可能也就更多。所谓“二度开发”,就是对已有的不断加工,提炼,升级。例如,公开课前对教材更为深度的解读,让解读的结果呈现独到之处;公开课中对教材全新的运用,让教材呈现出多种的使用样态;公开课中对学情的把握,极度考验教师的驾驭能力,让青年有过人之处这些都是青年成长需要的力量,都是亟待开发的。

记得我年轻的时候,不断从名师的公开课中汲养。我相信,这是大家的共同体验。公开课的典型案例,给我们很多启迪。记得一旦获取名师案例,不但现场观摩细致,还逐字逐字记录,之后认真研读教学实录,思考教学中每个版块,琢磨名师为什么这样教。

常青藤名校公开课平台

公开课和家常课不一样。青年也开始犹豫起来。“公开课都是作秀,都是作假,做了也白做”。青年觉得这些话听起来有点道理。到底要不要上?*很简单:要成长,必须上,有机会就上,没有机会,找机会上。一个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

一般来说,评公开课应按照这么四个层面依次展开。第一层面:这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什么?第二个层面:这种设计思路运用得成功与否?第三个层面:这种设计思路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理念?第四个层面:这种教学理念是不是正确、先进的教学理念?我们要在课的目标达成上更多关注。

脚踏实地,上好家常课;面朝星空,上好公开课。双管齐下,双翼齐展。进步,在这样的实践中找到飞一般的感觉。

公开课执教,从来没有“保险公司投保”,成功不定,但只要公开示范,就是一个公开的教学现象;产生和暴露出来的,就是公共的教学问题;提供的就是一种可借鉴的方法和策略;展示的就是一种实验的阶段成果,个体经验的总结上课之时,我们观课;上课之后,我们评课,其间包含的所有信息,都成为一种公共话题。

我们常常在评课时关注到执教者,更多评价的是“人”。例如:老师怎么做,老师做了什么,老师变现得如何等其实,我们关注点偏移会使得公开课本身的价值折损。

国外名校免费公开课

课,要上到让别人明白的程度,也是有层次之分的。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设计了“明白”课堂的三层评价,青年教师可以比对这一评价体系,看看自己的开明度到底在什么层次:

即我们看到执教者想教什么、实际上教了什么。这一步主要靠事实性分析,要从课堂活动中分析出执教者想把什么东西教给学生,实际上教了什么东西。

也有一种声音越吼越大:公开课,都是假的,没什么意义。发声的有两种人,一种是长期上公开课的,如今可能是厌倦了,站在“卫道者”立场,用自己的体验来“揭幕”,极容易取得不明真相的青年朋友们信赖;另一种是从来没有上过公开课的,隔岸观火,看过几节,之后愤然怒骂,也有一种正义感。

执教一节公开课,要付出的努力,远远超过家常课。青年教师参与公开课的备课、设计、试教过程,都是磨课的过程。青年教师要主动在打磨中淬炼自己,在磨砺中提升自己。磨到最后,青年要记住目标就好。第一,目标与内容的统一:有教学目标,目标定得适合;目标与教学内容统一;第二,目标与方法统一:教学方法运用得熟练;方法实现目标;第三,内容与方法的统一:内容把握准确;方法运用达成目标。

开明,就要明明白白上课,让所有参与的人都能清楚看见,内心看懂,看出未来发展的路。其实,青年教师执教公开课,并不是为了求做“名师”,但求成为“明师”。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