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优质百科 > 正文

西街故居旧址(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

西街故居旧址

西街故居旧址(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

西街肇基于春秋时期,唐乾元二年(759)置龙泉县,因位于县治之西而得名,清代称西中街,民国时期称西平街,1954年改名为西新街,1967年改称东方红大街,1975年复称西街。2015年4月,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成功列入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名单。

云水渠源于蒋溪,向东进入西街街区沿西街东流,到西街吉林巷口分为南北两支渠,南支渠继续沿西街东流,北支渠沿北河街东流,最终贯穿龙泉古城,向东进入大垟畈,灌溉了3300亩良田后,注入瓯江上游龙泉溪。水渠总长约1100米,宽深均约2米。渠壁用卵石或石板砌筑,是居民饮用、排涝、消防和灌溉的主水源。部分地段屡经重修。

位于西街560号,由邓景期于清乾隆元年(1736)建造,坐北朝南,四合院形式,三开间,通面宽20米,通进深23.5米,建筑占地面积470平方米。纵轴线上依次为门楼、穿堂、天井、天井两侧为楼厢、正厅。正厅5开间,进深8柱15檩,二层楼。

位于西街街道吉林巷6号。根据建筑风格判断约建于清代中期。平面呈纵长方形,朝南,台门朝东。通面宽26米,通进深37.9米,建筑占地面积985.4平方米。纵轴线上依次为门楼、前厅、天井、天井两侧楼厢、正厅、后天井、后厅。门楼砖石结构,门枋上砖浮雕制作精致。均为五开间,正厅、后厅进深均为6柱11檩,穿斗式梁架结构。

小西街历史文化街区

位于西街154号北侧。平面呈横长方形,朝南,台门朝东。通面宽17.18米,通进深11.71米,建筑占地面积201平方米。门楼为西洋式混砖结构,其内为全木构作,二层楼,中部有阁楼。院内种植有法国梧桐和蜡梅、桂花等花草树木。新中国成立后收归*所有,曾作为城郊区公所用房。

俗称官圳,始建于宋代靖康元年(1126),《龙泉县志》(乾隆版)记载:“在县北应奎坊侧,分蒋溪堰直下之水。宋靖康初知县姚毂凿为水渠以播北流转月泓庙至胡府李山口,溉畈田数十亩。”

数千年来,西街的先民在这方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的历史建筑集中成片、独具风格,文物古迹众多,见证了西街乃至整个龙泉古城的发展历程,将西街的历史情景和人文环境展示在我们的面前。西街共有文物保护单位20处,历史建筑116处。

位于西街287-289号之中。平面纵长方形,朝北。通面宽12.08米,通进深19.25米,建筑占地面积232.5平方米。仅存正殿,保存较好。面阔三间,进深4柱9檩,抬梁式五架梁结构。牛腿、雀替等构件制作精致,脊枋上有“大清同治八年”的记载。

西府老街简介

位于西街街道宫头村136号,为明代中晚期建筑。坐北朝南,纵轴线上依次为台门、天井、前厅、天井、后厅、天井和照壁,天井东西侧均有厢房,通面宽约46.5米,通进深55.5米,建筑面积2775平方米。

俗称谢王庙,位于西街572号。根据建筑风格判断约建于清代中晚期。平面纵长方形,朝南。通面宽13.54米,通进深28.62米,建筑占地面积387.5平方米。现仅存门楼、春亭、正殿。正殿三开间,进深4柱9檩,抬梁式五架梁结构。

位于北河街127、128号之间,平面呈“凸”字形,朝西。前为亭,后为殿。根据脊枋文字描述建于清嘉庆丁丑年(1817)。通面宽8.81米,通进深12.31米,建筑占地面积99.5平方米。亭为歇山,重檐,翼角起翘,内有藻井。正殿三开间,前廊为轩顶做法,额枋上有二朵一斗三升拱托檩,进深4柱9檩,抬梁式五架梁结构。经附近村(居)民集资修缮,保存较好。来源:《中国西街》王苏珍整理潘世国张有钢摄

叶溥,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嘉靖初(1522)官至江西左布政致仕,为官清廉,执政为民,时称叶青天。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