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1天下之忧2而忧3,后天下之乐4而乐5”的翻译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的事担忧;身处江湖不做官时,也会为国君担忧。进入朝廷做官要担忧,退处江湖也会担忧。既然这样,那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这样的人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得到快乐之后再快乐!
尽管宋朝表面上呈现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民族交融的社会现象,但后期“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事实不容置疑。在这样的忧患年代,以人为本才是维持邦本的关键,范仲淹就以民为本情怀的践行者。
二是勤俭持家。范仲淹的生活非常俭朴,“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子女们自小就养成了俭朴的生活习惯。范正平小时候在距家二十多里的觉林寺读书时,来回都是步行回家。夏天,烈日当空,他只拿一把破扇子遮住脑袋,没有人知道这么寒酸的书生竟是当朝宰相的公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千古名句出自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内核的集中体现。重读周宗奇先生的《范仲淹传》感慨颇多,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还是安定边境的军事家、锐意改革的政治家。他去世后,被授予“文正”的谥号,这是历朝历代文官的最高荣誉。范仲淹的家国情怀是与家庭、国家和*三个层面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总结他的一生,治家、爱国、仁民的家国情怀贯穿始终。
实际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范仲淹的家国情怀和*品质也必将激励着仁人志士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致力于社会的改革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无论是升迁高就还是遭受贬谪,忧国忧民都是范仲淹的“一贯作风”,这既是一种坚守和执着,也是一种警醒与境界,即范仲淹所谓的“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夺”。纵观范仲淹的坎坷仕途,无论是理政还是领兵,都以信念与原则办事,从不人云亦云,范仲淹的“犯颜极谏”绝非自我标榜,更非逞一时之快,而是以信念为根本、以理性为原则的忧患意识,就是对“不以物喜”的最好诠释。
范仲淹任江苏泰州盐仓管理官职时,海堤年久失修,他亲眼目睹了盐场被冲毁,良田被淹没,黎民逃荒谋生的现象,于是就建议朝廷修复海堤,并被任命为灾区兴化县令。三年后,海堤在范仲淹的躬亲带领下顺利修复完成。为感谢范仲淹,百姓将此堤称为“范堤”,从而成就了“范堤烟雨”。
所谓“不以己悲”,是不计较个人利益与得失,只要是为了国家和百姓,不惜牺牲自我,这也是范仲淹的为官准则。范仲淹先后四次被贬,但仍然未失其志,这并不同于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是具有“居庙堂之高”与“处江湖之远”的“忧民”“忧君”观,这正是对其政治品格有效阐释。
出身寒门的范仲淹,依靠科举入仕而取得富贵,成为新的官僚阶层。范仲淹倡导的勤学、俭朴、孝悌的寒素家风与其子弟的坚守,是范仲淹家族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三是孝悌传家。中国古代礼教认为,孝是各种道德规范的根本,《宋史》称范仲淹“性至孝”。登进士第后,便将母亲接到身边,对继父也是亲孝有佳。他对兄*侄关怀备至,时常教授做人为官的道理。范仲淹的言传身教,使其后辈也是个个孝敬父母,友悌兄弟,使孝悌家风得到了传承。其子范纯仁为了服侍自己的父亲,他两次拒绝朝廷要其外出做官的邀请,直到父亲去世后,范纯仁才以著作佐郎的身份做了襄城县令。
“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范仲淹的家国情怀。同是封建官吏,有的争权夺利,投机钻营,贪脏枉法,结*营私,荼毒百姓,这种人当然不能忧国忧民。有的不满意尔虞我诈,贪脏枉法,但又怕身受其害,搞“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洁身自隐,伯夷叔齐式不食周粟。这种人于国于民,也很难说有什么好处。相比之下,范仲淹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忧后乐的思想是高出一筹。
总的来说,《岳阳楼记》是一篇充满哲理和人文关怀的文章。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人的担当和*,也让我们反思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一起,传承这种古仁人之心,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拼搏吧!
有话要说...